3月30日下午,在由IXDC主办的“2014游戏用户体验大会”上网易游戏用户体验研究总监刘建跟大家分享了题为《手游新手体验的加法与减法》的精彩演讲。
刘建:曾是千橡互动集团首席运营官,中国SNS的见证人,现任网易游戏用户体验研究总监。
以下是大会演讲实录:
刘建:大家好我叫刘建,来自网易游戏用户体验部。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部门,对于手游新手一些概念的总结和经验。
首先我们想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一个手游的新手体验,它到底多重要?今天早上童老师说的,美国人一共有多少人?3.1个亿,但是我们中国的手游用户有多少?游戏工委去年做了一个研究,中国玩过手游用户有多少?也有3.1亿,这基本上认为一整个美国人都在玩手游。如果拿这个数据跟我们中国官方的人口数据做比较,它差不多每五个中国人就会有一个人玩手机游戏。但是不要忘了这五个人里面可能有婴儿,也有老人,也有中年人。这个量非常大。
另外第二个,我们的手机里面,到底有多少游戏?数据统计表现,平均每一台活跃的手机设备中间,都有5.6款手机游戏,想象一下有点像什么?有点像一个后宫大战,当你的手机游戏,被玩家高高兴兴的赢取回去之后,你发现在那个后宫里面,可能已经住了五个娘娘,你是第六个。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可能每过三天到四天,有一个新的娘娘又进来了,于是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后宫的混战。
刚才前面也有很多嘉宾说到了,手游现在是几乎以每天50—100款上,这样快速产品更新的时候,过去我们认为像一些理论就被颠覆了,比如手游品牌。品牌对于手游来说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可能它的用户感召力量仍然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过去那么重要。比如说我们可能会通过排行榜,通过一些传播,受到吸引下载一款游戏。这个时候当你在体验这个游戏的前十分钟内,如果你还不能够感受到这个游戏给你带来的乐趣,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游戏品牌非常强,你可能觉得今天可能我是不是状态不太好?所以没有找到乐趣。我冷静两天,再来试一试,能不能找到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前面说到的,每三到四天,可能有一款新的游戏会进来,这个事情是不那么靠谱的。
除了这一点以外,我们还要看一看,手游的玩家跟我们过去的玩家是不是一样呢?端游玩家,端游玩家都有谁?
通常来说端游玩家,我们还是认知得比较清楚的,分两大类,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两类人。第一类人是学生,其中大学生更多一些。第二类是在各种企事业单位里面的在职人员,总体来说端游是这两类人比较多。
但是手游的玩家有哪些呢?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类是白领,白领非常多,大家在地铁上看到,很多白领通勤的时候玩手机,因为他们碎片化的时间非常多。第二类是女性玩家,就我自己感受来看,其实像我家里的我的年近60的老岳母帮我带小孩,在带小孩的间隙天天坚持玩游戏,她已经坚持有一个月了。
还有第三类人,第三类人是数量庞大的打工者,就在上个月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去龙华富士康,做实地用户研究。我们走访了大概十几二十个工人,师级、员级的都有,但是他们给我们传达出一个共同的声音。在他们身边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几乎都玩过手游,这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我们发现对于这些人,可能受很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他们不一定要买一台PC,也就是不会买一台电脑,但是所有人都会去用一台智能手机,他们有的智能手机Iphone、三星,而且很少有山寨的,几乎都是这些品牌,因为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非常便宜,甚至还有免费运营商送的。所以我们用户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游戏的需求和体验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当我们辛辛苦苦通过渠道,通过传播,把用户导入之后,我们怎么提高用户的留存?各位都说了,用户留存是游戏这个行业非常特有非常重要,每个人都非常看重它。在我们看来,网易游戏用户体验部看来,可能这需要两方面:
第一个是这个游戏核心体验创新,第二个让玩家快速在五分钟之内感受到你这个游戏核心体验的乐趣。
第一条就是我想讲的“加法”,我们怎么做手游核心体验创新?
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个是基于移动平台技术创新和体验创新,还有一种把某一种体验做到极致,这也是创新。第三是把传统游戏元素进行一些创新性组合。
我们简单看一下,这几种不同的方式。比如说像手机,手机跟传统PC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新增了很多技术手段,比如说像摄象头,数控屏,麦克风,GPS、重力感应、陀螺仪这样的设备,这样设备可能当初加进手机的时候,并不是专门为游戏体验而服务的,但是我们很多优秀的制作人都很快捕捉到这样一些信息,并且把它转化成游戏。比如说像摄像头(AR游戏),触控屏不用说了(《切水果》),多点触摸以及滑动。麦克风很有名(《会说话的汤姆猫》),重力感应、陀螺仪的应用(《极品飞车》),主要是一些赛车游戏,最后一个是GPS,GPS流行没有那么广,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几个技术手段,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过去键盘、鼠标、手柄这样一些输入设备,对游戏的交互,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体验。
而GPS大家可以想一下,比如说我站在这里,然后走到那边,这样一个位移,带来的变化是很小的。所以这项技术对于游戏体验创新,现在还没有那么快,但是也还有一些产品,这个是智能手机技术体验创新,现在已经做了非常多,如果你想往这方面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条,是把体验做到极致。
如果说到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大家知道吗?其实是迪拜的哈利法塔,这个塔是世界最高的,意味着哪怕现在什么都不做,都会有很多很多的玩家,很多很多的旅游爱好者,会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去到那个地方体验一下。这就是把体验做到极致,把某个东西做到极致就可以了。
在游戏领域里面也有这样一些产品,比如说像《无尽之剑》,可能在它的核心体验上来说,甚至有玩家说它就是一个3D版的切水果,看起来很简单的核心体验。但是它是把虚幻引擎做到手游上面,让手游第一次能够拥有了和主机游戏、平台游戏相同的视觉感官的刺激。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它也可以在很多的,像手游玩家推荐的应用排行榜上,永远保有一席之地。
去年下半年特别火的《笨拙忍者》,它的核心体验就是宠物培养的玩法,但是他把这个角色的动作反馈体验,以及这个角色的情绪反馈体验也做到了极致,所以他就跟别的游戏不一样,所以它就有了门槛,这就是把体验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创新,玩家也一定会买你的账。
还有一种方法,把传统的游戏元素进行创新的组合,因为我们回到游戏本质上,或者玩法层面上,通常来说也就是角色扮演、消除、射击、竞速等等,这样的玩法。
讲到企业的层面,其实就是养成、策略、战略、收集和控制这样一些体验要素。
我们如果把这些要素进行碰撞,重新的组合,仍然能够带给用户很好的体验,其实就是一条新的路径。
寻着这条路径我们会发现,也有很多成功的产品。比如说像日本的智龙迷城,已经有一两年的生命周期,它是一款消除加上RPG成分的手游,当我们正统消除类游戏仍然以强调消除的爽快感,比如说连击Combo然后爆炸这样的一种爽快感,智龙迷城在里面加入了RPG成分,这样就给这款游戏不仅仅带来了消除游戏的感受,还带来了策略和成长的感受,所以它的生命周期和吸金能力都相当强。
是不是创新就一定能够成功?也不一定是未必的,因为我们还要选取合适的创新体验的程度。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几个点,第一个我们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因为创新总是有风险的,创新得根据你的用户安排尺度。前面说到了,手游用户里面很多是打工者,是女性玩家,是很多过去我们传统PC游戏,或平台游戏没有覆盖到的人群,是游戏资历更浅的人群,如果没有很好的拿捏好尺度,过度创新可能太超前了,所以第一个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第二个即使现有的体系之下,同一个元素的不同表达,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同的体验。就比如说拿跑酷类游戏来说,3D竖板跑酷,大家都知道的Temple Run,他的游戏我们可以理解为每条赛道是10米甚至更小的单位来进行随机组合,这个时候你想玩的更好,你很难通过多次反复的体验去习得赛道的规律,所以你遇到一个事情经常死,你的这种失败挫败感会非常强,你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你自己的操作反应的速度来去提高成绩,那么这个游戏它给玩家带来的核心体验,实际上是跑的更远,谁能跑的更远谁就是胜了者。
2D跑酷可能不是这样子,例如《Wind Runner》,他可能是100米为一个单位,进行地图随即,这100米地图是可以学习的,玩家只要处理好在不同的结构,地图快之间的操作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游戏,失败的挫败感并不强,因为他觉得能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成绩。这个时候2D横板给玩家带来的体验怎么样获得更好的角色积分以及坐骑,这个是需求点不同。
第三点,如果一定要做体验创新,及早做用户测试,是降低创新风险的有效手段。这里举一个例子,这款产品是我们公司自研的,在今年GDC上面都有公布的,一个《进击的巨龙》的游戏,也是一个类似COC游戏,但是加入了英雄概念,你玩的时候可以操控英雄加入战斗,让你游戏体验不仅仅有排兵掠夺,还有类似的RPG感受。但是有个地方出了问题,英雄技能释放的时候出了问题,旧版你想释放这样的技能,你必须点到下面的卡牌再点右侧技能条才能放。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下面有技能卡牌,屏幕中间还有英雄,对玩家来说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高的认知负担,同时侧边技能条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主动技能和被动技能混在一起,还有一个普攻技能对于玩家不知道是自动还是非自动,所以玩家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后面我们跟产品设计师一起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简化掉,右侧技能条不见了,默认的普攻是自动的,当玩家技能可以操作,它直接在英雄头顶上吹一个气泡,这样玩家觉得非常简单,而且打得很爽,他们再不为此困惑。
加法做完下面做减法。
我们不要忘了对于手游用户来说,最初的试练只有十分钟。但是这十分钟非常困难,像包体下载、新手引导、更新资源、付费设计。前面两点很简单,包体下载,通常10M、100M的点是很重要的分水岭。大家想想自己手机内存多大?很著名的一款手机,它说自己手机有16G内存,但是实际上各种系统完了之后只有8G,8G里面装一些视频软件,有一些视频缓存,更可怕的是安卓对缓存控制那么孱弱,因此很聪明的做法是我们把一部分包体资源放到第一次运行更新,这个也要注意它对于网络的需求怎么样。我曾经在试一款新的手游,因为他第一次要更新,我就在我们公司,网易的wifi环境下试,只需要更新六个文件,但是更新到第三个的时候已经花了半个小时,所以这个游戏下场你们知道了,果断卸载掉。
下面讲一个新手的东西,新手很容易被忽略,第一个观点是,世界上并没有新手引导,对于手游来说,是因为进来的很多轻度的玩家,所以我们才会有新手引导这个事情。第二个,新手引导要为核心体验服务,新手引导现在通常来说有说明书、手把手和试一试这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也有各自所要呼应的产品类型,并不是哪个最好。
最后一个是我们要注意新手教学的信息量和节奏,刚才邝总(银汉科技邝小翚)说了我们有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个信息量,玩家一开始玩第十分钟和十五分钟的时候,他是在玩新手引导,他不是在玩游戏,新手引导自己变成了主人和玩法,这是很可怕的。
比如说我们这边也有一个例子,像梦幻工作室做的《迷你西游》,一开始我们对于卡牌介绍比较偏向于说明书,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让很多玩家很难感知信息,就把它改成了这样手把手式的教学信息,把很多内容点减掉,一次只出一个,这样一种方式对于用户就很好掌握并且上手。
最后这一点,很简单我就不说了,玩家觉得付费是一种坑,但是实际上对于手游,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做法,把这个坑,只呈现给真正付费的玩家。很多免费玩家,他在每天大量元宝、RMB赠送之下,他看不到这些坑,他们会觉得活的非常的滋润,非常的舒服。所以手游这方面确实已经给我们很多启发,甚至对于端游来说,也有很多的启发。
还有一点早上也有很多人说到的,游戏用户体验绝对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情,我们部门虽然也有大概7、8年的对于游戏用户体验的尝试,包括我们在广州、杭州都建立有自己的实验室,甚至我们兄弟部门QA部门也有自己的一些手游的测试的实验室,甚至还有我们的产品,可以说我们的产品是跟我们走得最紧的,特别像《梦幻西游》这样的产品,每次他们放出新的内容之前,一定会跟我们做一些实际的用户测试,来去判断到底这些玩法是不是玩加很容易掌握,而且我们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他们做出反馈。
今天我的演讲到这里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