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手游那点事 | Jacky
导语:“游戏害人”,这个话题,应该说在古今中外都不新鲜:在天朝,前有“电子海洛因”后有“杨教授治网瘾”;在国外也好不到哪儿去,GTA5在澳大利亚被强制下架,还有一些国家把校园恶性事件频发归罪到某款描述校园暴力的游戏头上。
时过境迁,随着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游戏通过手机走到了各种社会属性的人群手中。虽然仍有一些反对声音残留,但起码人们不会再把游戏比作毒品,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人买像杨教授这种人的账。而随着VR的兴起及逐渐普及,类似的担忧又有重新露头的迹象。
假装在沙滩打排球的绅士
今年7月初,光荣脱裤魔,啊呸,光荣特库摩宣布旗下人气“体育”游戏《死或生:沙滩排球3》将在10月底登陆PSVR。鉴于该系列一向以来的名声在外以及与VR技术的天生友好特质,许多玩家和从业者十分看好该作在PSVR上的表现。还有人调侃称,《死或生:沙滩排球3》甫一发布,PSVR在日本的预售数字就猛地飙升。
这种擦边球VR游戏对硬件的销售会有多大的影响暂且还不清楚,但很明显已经引起了部分人--尤其是女性--的担忧。外媒Polygon的女性小编Allegra Frank撰文直言,“《死或生》加上VR,完成了从猥琐绅士到性骚扰的升级”。
让人羞羞的“观赏模式”演示视频
按理说,《死或生:沙滩排球》这种擦边球游戏既不新鲜,也不多么过分(对比其他“正经绅士作品”来说),作为圈内人,Allegra也明白。真正让她不爽的,是在VR之下的“观赏模式”。所谓“观赏模式”,就是玩家从不同的角度肆无忌惮地盯着游戏中的美女看、还可以“戳”美女身上的各种部位。当然,之所以“肆无忌惮”,因为这是虚拟的世界嘛,游戏中的美女总不能抓起你的咸猪手大喊“抓色狼啊”之类的。但VR所提供的沉浸感和逼真度是以往的娱乐形式难以匹敌的,而且,在特库摩的设计里,游戏中的美女在被玩家“攻击”的过程中,不会有“生气”、“发飙”、“反抗”的行动,仅仅是“害羞”、“困扰”、“为难”的表现。Allegra认为,这样物化女性真的有点太过分了,尤其是在VR的强力支持之下,很难说不会催生一些社会问题。
相同的内容、全新的平台,有问题吗?
客观来说,成人内容在游戏及娱乐领域都不是新角色。仅从内容层面来说,对比《尾行》、《臭作》之类直接描写性犯罪的作品,《死或生:沙滩排球》这种级别简直太“健康”了,现在无非就是把同样的内容换到了VR这个新的平台上而已。
并且,这些游戏都是在严格的分级审核下发行的,诚然,像上述这些游戏都将无疑定位18+,不该落入青少年之手。不管VR所带来的游戏体验有多逼真,一个成年人都理应保有分辨虚拟与现实的能力,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若是还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的过错推到游戏、电影、音乐上面,那简直是科技和人性的倒退。另外,渐趋成熟的VR技术加上更先进的配套设备指不定还能降低恶性事件呢。所以说,实在没有担忧的必要。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古惑仔》
我们换一个角度:你觉得《古惑仔》系列电影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吗?
当然这也是个讨论烂了的话题,正方观点的朋友会告诉你“我们那超多小伙子模仿古惑仔拿刀干架”“连主演演员们都认为对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表面上把古惑仔拍得很惨其实是美化HSH”;反方观点的朋友会以“古惑仔的作品内涵被扭曲了”“就算没有古惑仔他们也一个样”“电影没有必要为家长的教育懒惰负责”“分级制度的锅”进行反驳,总之谁也说不服谁。但无论最终是谁的锅,应该说,电影的确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进一步开开脑洞,假设《古惑仔》若干年后出VR,又会怎么样呢?游走在暗夜巷口,手持长方形的片刀,将面前逼真的敌人开腔破肚之类的?未来的VR逼真度更爆表,技术更精进、交互更真实、设计更大胆,且不说会达到《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里那样虚拟与真实难辨的境界,但这种形式的娱乐体验的确是从未有过的。而再怎么滴水不漏的看管,也很难避免小孩接触到类似作品吧?
结语
也许,除了年龄分级审查之外,针对VR领域的内容,还需要更加针对化的监管和设计尺度上的一定限制。至少,对这方面的担忧不无道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