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黑神话:悟空》必然被记住的一天:都让让,今天就和年度3A掰掰手腕!

文 / 手游那点事 rum

今天,游戏科学开发的《黑神话:悟空》(下称《黑神话》)正式解锁。

四年前的今天,游戏科学在各大平台上发布了《黑神话》的首支实机演示,向全球玩家展示了他们的梦想蓝图:打造国内第一款3A级别的单机产品。堪称宏伟的愿景以及游戏科学所展现的潜力,令整个业界与无数玩家对其倍感期待。

这份期待也反映在各项数据上:首支预告播放超过5000万、预售开启次日登上steam热销榜榜首、预售一个月已有120万销量,按照国服标准版售价268元来算,预售额已经接近4亿。

而在数据之外,我们也能看到玩家真切地投入与付出:有玩家耗时近一年以预告内容为模板自制了游戏demo、也有玩家花费两月手工还原游戏场景、贴吧吧主洛恩佐自发召集博主玩家制作了《猴歌》...

为什么这么多玩家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支持一款还未上线的产品?除了游戏本身通过预告片展现的质量,《黑神话》或许还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也意味着一代人梦想的圆满。

十二天:目睹夙愿成为现实

从8月8日最终预告发布开始,我就有点不对劲了。

当时我看完预告只觉得好帅,并没有多激动,在群里简单聊了几句后就专心工作。然而晚上下班后,我突然鬼使神差地不断刷各种reaction视频,看完国内看国外,只为多听别人多夸《黑神话》几句。

刷至下半夜,我躺床上一闭眼,四大天王相继登场的镜头就开始不间断重播,耳朵里也响起最终预告里《往生咒》的“南无阿弥多婆夜”,这种助眠音乐导致我第二天差点迟到。

13号下班后我立马开始下载性能测试软件,调了一晚上只为获得最佳参数。16号早早下班开始等媒体测评解禁。而评分概况相信大家也知道,IGN总部与GameSpot在满分100的标准下给出了80分,其余外媒的评价多集中在80-90的范围,最终MC评分落在82。与之相对的,IGN中国直接香槟开爆给出10分满分评价,其他国内媒体对游戏的评价也非常高,打出满分者不在少数。

这样的分数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一方面,这毕竟是游戏科学的第一部作品,另一方面我也不指望外国人能够充分体会到西游文化的精髓。因此即使海外分数不算特别突出,也没有浇灭我对《黑神话》的期待。

8月19日,惊喜再度来临:新华社对游戏科学团队进行了采访。其中一段完成度极高的全新Boss演示又一次让我化身急急国王。同时,受到新华社采访还说明《黑神话》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这也让我对这只马楼更多了几分信心。

虽说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玩家已经等了整整四年,按理来讲不差这十几天。但在这十几天间,只要脑子一闲下来,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怎么还没玩到《黑神话》,然后将早就嚼烂的测评和预告翻来覆去地多看几遍解馋。

这种“猴瘾综合症”患者相信不是少数。说到底,玩家们已经等待这款产品四年了。从第一支实机演示发布起,《黑神话》就成了国内游戏市场的焦点,毕竟没有哪位玩家可以拒绝化身为童年记忆里的大圣,降妖除魔。

除了玩家,游戏行业也在期待《黑神话》。不过对于不少从业者而言,在佩服、羡慕、感慨之余,可能还夹杂着“自己的梦想被他人实现了”的失落感,或许还有一丝懊悔。

高规格的动作单机产品本身就对内容策划、玩法/关卡设计、美术、建模、引擎多方面有极高要求,能够做出一款这样的产品本身就是对自身能力的最好褒奖。更何况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一款这种量级的产品面世。做出国内第一款具有国风要素、叫好又叫座的单机大作可能是大部分从业者的梦想。

无论如何,玩家与市场都期待这款产品太久太久了。然而真的到了这一天,哪怕是看着就在眼前的安装按钮,我反而没什么实感,操控鼠标的手甚至有些迟疑。

右手颤颤巍巍地点击下载按钮之后,屏幕上的进度条开始加载,我意识到四年前游戏科学与我们做的那个梦似乎成真了。

四年:踏平坎坷成大道

看着下载进度条不断变长,我没有预想进入游戏面对的第一个妖怪是谁,没有想入手的法宝会来自哪个神仙,或许是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亦或是还没有做好直面天命的准备,大脑开始不自觉地回忆起过往的四年时光。

还记得第一次看《黑神话》的首支播片,是一个关系很好的发小打电话让我起床速看一个新游戏的实机演示。我问啥游戏,他只说“看了就知道”,然后甩了个链接过来。

“你们一定都听过关于他的故事......”伴随着悠扬的箫声,屏幕中的和尚老猴开始了讲述。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什么消费西游情怀的捞钱卡牌手游,想靠高质量CG吸一波热度。然而当我目睹金蝉化身为拿着铁棍的猴子,并与敌人交手的实机演示时,眼睛和嘴不由自主地张大,此前的不屑与轻蔑也随之变成了惊喜与震撼。

在看到定身术、金刚不坏、毫毛分身、化形等法术,看到一个个明明是第一次见,但却极为熟悉的妖怪神仙亮相,看到大圣一棍子扫清溢满屏幕的天兵天将后,一股热流直冲天灵,一句卧槽脱口而出。登时我也明白了:这些人真想把西游记整出来。

随着首支实机演示的播放量突破千万,《黑神话》的热度彻底破圈。不过除了鼓励与赞美,一些质疑声也开始出现。

“真的能做出来?”“做出来估计也没视频里那个效果。”“可能都是骗人的,他们根本没做出游戏,靠CG唬人。”“挂个西游的名头出来画饼卖情怀罢了。”

这些言论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预告欺诈在游戏圈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外大厂都曾有过实际内容与预告相差甚远的情况,更何况这还是此前两款作品都是手游,并且名气不大的国内厂商。

听到这些言论,我虽然不至于完全丧失信心,但之前还热血上涌的头脑确实也冷静了几分:国产第一款单机大作就能做成片子里这种质量?做白日梦呢?不过在心底,我又期待着这些人能够为我们带来惊喜。

很快,2021年的春节游戏科学又放出了混剪短片贺岁;同年8月20日,官方放出了第二支实机演示。我大喜,将第二支实机看了好几遍,生怕下一秒就消失了。虽然它带来的震撼远不及第一支,但它的出现,以及游戏科学在其中展现出的进步,都让那个不切实际的梦逐渐有了实感。

特别是一些镜头中出现的掉帧与穿模被我来来回回看了多次,倒不是因为抓住了游戏科学的失误窃喜,而是正因为不完美才说明了这并不是CG,游戏科学真做出了一个能玩的游戏。

2022年,同样是春节混剪+820实机演示的组合,不过这次游戏科学并没有和之前一样展现玩法系统,而是放出了一段6分钟的剧情CG,在战斗、美术的维度之外,向我们展示了《黑神话》对西游故事的全新演绎。这次实机,梦的轮廓更加清晰。

2023年8月,游戏科学在杭州开启首次线下试玩。虽然没能有机会到线下,但这一消息依然令我和几个朋友无比振奋。

虎先锋、赤尻马猴等Boss在外形、战斗方面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游戏科学对于西游的执念和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试玩也彻底打破了“CG论”,让一众粉丝吃下了定心丸:真的有一款西游题材的单机大作在等着我们。

不久后,《黑神话》首次登上科隆游戏展,并拿下「最佳视觉效果」奖。走出国门,让老外见识了东方美学,看到了中国也能有自己的单机大作。

时间来到2023年12月,随着又一支预告发布,游戏的发售日期也锁定在了2024年的8月20日,也就是今天。之前还如西西弗斯之石一般的等待突然有了明确的日期。一种说不上是欣喜还是解脱的感觉遍布全身:终于要来了。

在此之后,时间好像变得飞快。2024年2月27日拿到国内版号、6月8日展开预售、8月8月日放出最终预告,到今天,正式发售。

从一开始只活在预告与玩家嘴里的“不切实际的国产单机梦”,到如今躺在每个玩家硬盘里的、能够切实启动的应用程序,《黑神话》用了四年。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拼凑出轮廓,丰满出皮肉,打磨出骨架,淬炼出神髓,走过九九八十一难,《黑神话》终于修成了正果,广大玩家长久以来的梦在此刻圆满。

十年:梦的开始

上小学前,我就看过央视版的《西游记》动画,就是“猴哥你真了不得”那版,当时觉得孙悟空降妖除魔,很帅;小学初中时,每年暑假各个电视台都会固定播放的86版电视剧,六老师也是在那个时候进入我的童年记忆;到了初高中,我开始接触《西游记》百回本原著,用更为深入的方式去解读这段旅程。

无论是何种形式,孙悟空都是《西游记》中的绝对主角,也是绝大部分人阅读时所带入的角色。读大闹天宫时我会对天庭的肆意妄为感到愤慨,为敢于挑战权威,只身对抗整个天庭的猴哥拍手叫好;读三打白骨精时,也会为唐僧的愚蠢偏信、八戒的有意排挤捶胸顿足,为猴子的憋屈掉小珍珠。

而在领略西游故事魅力的同时,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曾幻想过如果自己是大圣,故事的走向会不会不一样?我就曾经设想如果任由白骨精抓住唐僧,作为大圣的我在危机关头才出手相救,唐僧会不会道歉?与二郎神交手时我分出一根毫毛去抵挡金刚琢,有没有机会突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理解西游故事设计的动机,这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好笑的幻想也随着年少童真也被埋藏在内心深处。

可当《黑神话》预告中猴子独自面对遮天蔽日的四大天王时,大圣脚踩筋斗云在花果山巡游时,行者与亢金龙在冰面上缠斗时,这些记忆碎片与年少心气陡然在我心中喷发翻涌。

这时我才发现,哪怕过去多年,今天的我依然想成为孙行者、美猴王、齐天大圣,去真正成为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儿时不着边际的幻想,在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这或许也是《黑神话》能够有如此号召力与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而回看游戏科学过去经历,《黑神话》或许也为他们实现了曾经梦想,弥补过往遗憾。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黑神话》之前,冯杨二人还在腾讯做过一款西游题材网游《斗战神》。这款2014年的MMO在当时为玩家们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黑暗西游世界,并通过在美术、剧情、战斗上的巨大投入赢得了称赞与口碑。

然而由于产能和经验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应,这款潜力无限的产品迎来了停止运营的悲凉结局,此前引以为傲的口碑也全面崩盘。

时至今日,《斗战神》依然是许多玩家心中的“意难平”,不少玩家感慨如果《斗战神》是一款单机,结局可能会不一样。

游戏科学的一众主创似乎也有类似的想法。在对外采访中团队曾表示,当初立项做单机时,大家考虑过各种各样的题材,但唯有聊到西游时情绪最高涨,创意最多样。

从西游题材的《斗战神》到手游《百将行》《战争艺术:赤潮》,再到单机《黑神话》,十年间兜兜转转,他们又回到梦的开始,重新踏上了最初那段西行路。

没人知道他们的这段旅途经历多少酸甜苦辣,斗罢多少艰险,唯一能够明确的是,启程十年后,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当初为何出发。

rum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已关闭!

相关资讯